当前位置:首页 > 广东新闻 > 惠州新闻 > 惠州规划新增一批应急庇护场所 供居民避难

惠州规划新增一批应急庇护场所 供居民避难

发布时间:2015-06-23 09:22:05 | 来源:未知
惠州新规划了一批应急庇护场所,如果遇到地震、台风、暴雨、洪(潮)涝灾等突发事件,居民可以跑到离你最近的场所避难。应急庇护场所以应对气象、地震灾害及核事故为主,同时兼顾应对其他多种突发事件,多灾兼顾以利于节约用地和投资。 2020年各镇街都有庇护场

  惠州新规划了一批应急庇护场所,如果遇到地震、台风、暴雨、洪(潮)涝灾等突发事件,居民可以跑到离你最近的场所避难。应急庇护场所以应对气象、地震灾害及核事故为主,同时兼顾应对其他多种突发事件,多灾兼顾以利于节约用地和投资。

  2020年各镇街都有庇护场所

  6月19日,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官网公布了《惠州市应急庇护场所专项规划(2015-2020年)》(草案),公开征求意见30天。市民若有建议请赶紧提。

  该草案指出,这些庇护场所所应对的突发事件,主要包括自然灾害、事故灾难、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,其中以应对气象、地震灾害及核事故为主。为此,规划范围是惠州市域四区三县覆盖范围,总用地面积约1.12万平方公里,重点规划范围是惠州市中心城区范围,总用地面积约558平方公里。本规划期限为2015-2020年,其中近期为2015-2017年。

  目前,惠州市共设置了各类庇护场所728处,基本可以满足常见灾害的庇护要求,不过标识等不够完善。而此次规划将新增一批庇护所,并对旧的庇护所统一进行完善。

  庇护所分为区域性应急庇护场所、城镇应急庇护场所。按照草案,到2015年底,按照应急庇护场所建设规划和标准要求,以中心城区为主,在全市建成12个中心应急庇护场所,各县、区建成1个以上固定应急庇护场所,各镇(街道)建成1个以上紧急应急庇护场所和相应的疏散通道系统;各村(居)委会要划定1个以上临时疏散地,并告知所有村(居)民,初步形成全市应急庇护场所体系框架。

  到了第二期,至2020年,应急庇护所数量、规模,应与城市发展相适应,且要作为城市必需的公共设施列入规划,与城乡建设同步推进,2020年各市(区)、镇(街道)的庇护场所服务覆盖率达到100%。

  惠城室外固定庇护所6成设在学校

  按照规划,这些应急庇护场所平时用来给居民休闲、娱乐、健身、停车,遇到灾害时才用作公众应急庇护场所。

  所以,区域性应急庇护场所、城市中心应急庇护场所,适用于巨灾后受灾人员的集中性救助和安置,主要为地势较高且平坦的大型空地、郊野公园、大学、部分人防工程等室内外场所。目前,惠州规划的1个区域性应急庇护场所,位于惠城中心区的奥林匹克体育场,占地面积42公顷,有效使用面积25公顷。

  城镇应急庇护场所又分为室外、室内两种。其中,室内应急庇护场所适用于气象灾害、地质灾害、核设施事故等,主要为学校、社区(街道)中心、村居委会、福利设施、体育馆、条件较好的人防工程等室内场所。要求配备应急供水、照明设施和厕所,储备一定数量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。而且周边应有至少一条宽8米以上城市道路,距公交站不超过100米。

  而室外应急庇护场所,主要在广场、绿地、停车场、公园、广场、学校操场等,并根据提供应急庇护时间长短,分为紧急应急庇护场所、固定应急庇护场所、中心应急庇护场所三级。

  根据规划,全市4区3县共规划12处中心应急庇护场所。其中,惠城中心区3个,仲恺2个,惠阳大亚湾2个,龙门1个,博罗2个,惠东2个。

  室外固定应急庇护场所惠城中心区共布局70处,有效用地面积约155.8公顷,可容纳约30-60万人庇护需求,其中6成设在学校。江北片区22处(有10处还未建设,15个为学校),西湖周边24处(8处未建,12个为学校),水口片区16处(9处未建,9处为学校),南部新城片区8处(4处未建,5处为学校)。

  交通方面,选取3个港口作为应急港口使用,其中,荃湾港区通用码头设置主要应急码头,亚婆角港口、碧甲港区码头设置辅助应急码头;惠州机场作为应急机场。道路交通方面,建立由四级通道组成的陆上应急庇护通道体系,规划的对外出入口共有12个,通往广州、东莞、深圳、汕尾、河源、韶关方向。

(原标题:惠州规划新增一批应急庇护场所 供居民避难)
    1、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    2、如因作品版权及侵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,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。